從2018年1月1日起,我國適當調整三元復合肥、煤焦油等化工產品的出口關稅。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調整是在2017年基礎上的微調,對化工產品的出口影響有限。
出口關稅的調整,旨在改善我國部分化工品的出口量,目前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環保制裁導致很多化工產業的集中度較高,化工品價格普遍比東南亞要高。“出口關稅的調整跟企業降低財務成本與產出以及銷售的關聯性并不明顯,總體來說對化工產品的出口影響有限。”2017年,我國主要的化工產品出口增速放緩,多數化工品在國內產能嚴重過剩的同時,也無法打開國際市場。目前我國主要的化工品路丙烯、乙烯多更多需要進口,尤其是國外化工品更具備價格優勢。有人認為,關稅是為國家經濟運行服務的,每年的關稅調整都是根據市場的供求關系來進行。“關稅的調整對化工行業來說從來都是把雙刃劍。例如,乙烯、丙烯這些產品都是我國需要的,東南亞市場目前乙烯、丙烯的價格比較低,降低關稅能夠鼓勵進口,對國內市場供應有利。此次這些化工產品出口關稅的調整幅度比較小且牽扯的產品體量相對小,所以總體來說對化工產品進出口影響有限。”“影響我國化工品出口的原因主要是質量與價格的問題。”也有人認為,我國基礎化工原料國家控盤相對嚴重,很多基礎化工原料在成本未有明顯上漲的情況下,價格幾個月能上漲1萬/噸,甚至接近2萬/噸。這種情況會瘋狂拉動下游化工產品的價格,導致我國出口增速嚴重放緩。2017年前對化肥出口高額征稅的一個主要理由是化肥行業享有諸多的優惠政策,而現在化肥優惠政策絕大部分已取消,化肥行業基本變為一個普通行業,化肥出口關稅的下調也就水到渠成,降低關稅有助于提高我國化肥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本次的化肥關稅調整幾乎是微調,對于行業的影響甚小。”2018年,我國依然借助環保治理,整治中小化工企業,下游的市場由大企業吞并。“供給側改革的目的是提高產業集中度,從而實現一方面是保證高額的利潤,另一方面試圖進入可以進入的下游。”在這樣的前提下,國內市場就足以保證企業的利潤,不會有積極性去參加復雜的國際競爭,且國內化工品參照東南亞的價格優勢較弱,因此可以預判2018年,我國化工品的出口表現不會盡如人意,預計4~5月之后,出口量會大幅下滑。